產業用紡織品集群創新發展論壇現觀念落差http://www.textile.xupaishuiban.com2011年12月01日08:39中國紡織報落差一發展步子邁多大?大格局:應用領域空間無限小算盤:產能過剩量力而行看得出來,經常從相關應用領域取經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,在論壇有限的時間里希望用最大的“空間”表述撥動企業做大做強的心弦。他認為,市場空間大致來自于兩種層面:一是無限替代,二是現實差距。數據顯示,2010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821.7萬噸,同比增長13.6%;非織造布纖維加工量279.5萬噸,同比增長16%。我國非織造布生產能力,占亞洲總量的70%、全球總量的30%。數量規模具有絕對優勢,但結構比例輸于世界其他國家。從產業用紡織品占各國紡織工業份額來看,德國65%,俄羅斯60%,美國40%,日本、韓國均30%以上,而我國僅有20%。“十二五”發展目標是將這一比例提高到25%~30%。對于實現這一目標,李陵申認為還是有相當難度的。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產業集中度較低、基礎薄弱,且在“人口紅利”下今后一段時間仍會繼續加快服裝、家紡產業發展。因此,產業用紡織品的絕對數量增長不難,但相對值增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。企業自覺成長遠比自上而下地推動能量巨大,然而能不能準確洞察市場縫隙并且耐得住暫時的寂寞,就要仰仗企業家的眼界和素質了。例如,我國是衛生用紡織品大國,衛生巾的國內市場滲透率60%、嬰幼兒紙尿褲20%、成人紙尿褲1%~2%。從世界趨勢來看,普遍倡導在輕量超薄的基礎上確保吸濕性、滲透力和對皮膚無害等各項指標提升,其中的機會不言而喻。今年國家在醫藥領域專門召開了一次“院士論壇”,許多醫院的院長在聽了李陵申的介紹后感慨地說,以前真不知道醫療用品和紡織有如此密切的關系。會后得出一個結論:“世界是織出來的”。可是從國內市場來看,很多高等級醫療機構還在使用純棉的手術服、床單、手套、口罩等,多次洗滌交叉感染對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傷害都很大。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已經采用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,美國市場滲透率達到97%,日本也超過80%,而中國只有5%。“在向醫療機構推廣的過程中難度很大,觀念不到位的直接結果是,好東西大部分都出口了,而我們自己卻不用。”李陵申遺憾地說。一面是低端擁擠,一面是高端稀缺。眼下這一對矛盾釀成部分企業認為產能過剩。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桂梅認為,從國外企業特別是紡粘類企業大量到國內投資的事實來看,市場容量遠未飽和,產能過剩的論據顯然不足。造成觀念落差的原因主要是應用潛力沒有完全打開,標準銜接不上也造成上下游銜接不暢。此外,不同應用領域的感受不一樣,過濾用紡織品企業普遍信心十足,就緣于環保門檻的不斷提高。技術和需求的相互促進將不斷衍生出新的市場。這一點從越來越多的企業跨行業、跨產業鏈進軍產業用紡織品可見一斑。當應用領域的拓展速度追不上產能擴張的速度時,局部過剩為人們敲了一記警鐘。[1][2][3][4]下一頁跳轉到:第1頁第2頁第3頁第4頁
|